使用帮助
  1. 首页
  2. 新闻公告
  3. 学院新闻
  4. 正文

“斯诺学术讲座”第115期:《寂静的孩子》采写前后

作者:额尼日乐 日期:2019-11-13 13:56:21 点击数:


11月109时,由澳门bet356体育在线官网主办的第115“斯诺学术讲座”寂静的孩子采写前后,在逸夫传媒教育楼七楼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由非虚构作家袁凌老师主讲,澳门bet356体育在线官网副院长刘蒙之教授主持。


袁凌老师从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知名记者,非虚构写作家。曾发表有影响力的调查和特稿报道多篇,获得2012、2013腾讯年度特稿和调查报道奖。他也是《南方周末》和腾讯的《大家》专栏作者,在《小说界》《作家》《天涯》等刊物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数十万字。出版《我的九十九次死亡》《从出生地开始》《血媒上的青苔》《寂静的孩子》《世界》等书。曾获得腾讯书院文学奖2015年度非虚构作家,新浪2014年度好书榜入围、归园雅集2014年度散文奖。

 

 

非虚构作家袁凌老师


 

刘蒙之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袁凌老师分享了创作这本书的采写初衷。他讲到,这个选题来自于和公益组织的联系,起初是跟着探访了几次儿童,后来乡村儿童联合公益的专职摄影师赵俊霞邀请他搭档进行为期一年半的系列儿童探访。刚开始,采访视线仅仅集中在边远地区以及底层社会的孩子们,他们的故事能够吸引读者关注,使其了解底层生活的孩子的状态。但是还有部分群体没有被关注到,即流动儿童。这些在城市集中供养的、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们,在城市边缘的生活状态又是怎样的呢?是否也同样临着匮乏、分离、焦虑、困难等问题?带着这些疑问,袁凌老师开始自主探访这部分群体,把他们的生活尽可能全方位的描写出来。历时四年多的采访,走访的省市自治区有21个,采访到的孩子有140多个,其中36个故事涉及到的孩子有70多个。

 

为何以“寂静的孩子”为题?袁凌老师这样回答:“我所采访到的孩子们都处于某种情况下的消音状态中”。消音状态——地理位置上的偏远以及心理位置上的遥远。这些孩子们的心声是人们听不到的,他们处于寂静的生活状态之中。再加上他们本身由于受到留守、单亲、家庭破裂、孤独症等各种因素的困扰,使得孩子们自己便无法出声。而孩子的天性是活泼又敏感的,他们需要陪伴、活力和成长。他笔下的这些孩子,生活状态和性格显现并不全然符合儿童的天性,其中既有个体的偶然境遇,地域、阶层、群体的特殊性,在中国又具有普遍性。

 

讲座过程中,袁老师分享了他在采访过程中拍摄的一些照片。他认真地讲解每一照片背后的孩子们的故事,讲述他们的生活状态、家庭状况以及成长经历。在场的老师同学们都认真地聆听着袁老师的讲述,看着每一张静态照片,聆听着隐藏在照片背后的一个个令人动容的孩子们的故事。




   

老师、同学们与袁凌老师交流

 

刘蒙之教授总结到:同学们应该学习袁老师记述故事的态度——平视。这是一种俯下身的平视,只有用这种姿态,才能用心采写出好的作品。对于非虚构写作,采写是重要的环节,体验式采访对于长报道更是尤为重要,要深入被采访者的生活环境中,体验和感受他们的生活。对于非虚构写作的学习,最直接途径是看作品,作品才是灵魂的内容,通过拆解作品来体悟这一写作方式的运作和把握。

 

/额尼日乐

  


相关内容